不久前,一篇有關兒童性早熟的文章引起筆者的注意。
文章說的是一個2周歲的小女孩到醫院就診,發現骨齡基本達到了四歲半,發育都已經接近十歲孩子左右的水平了。
醫生確診孩子為特發性中樞性性早熟,需要28天打一針來抑制性腺的發育,而且治療時間起碼要持續一兩年,甚至更長。
在問及“為啥才2歲,就早熟了呢?”,文章給出的答案是“可能和開夜燈睡覺有關”。
文中解釋說,開夜燈睡覺影響松果體分泌褪黑素,而褪黑素有抑制性早熟的作用。當人在夜間進入睡眠狀態時,松果體會分泌大量的褪黑素。兒童若受過多的光線照射,會通過減少松果體褪黑激素的分泌,導致性早熟。
那么,這個小女孩的性早熟真的是開夜燈導致的嗎?開夜燈會導致性早熟嗎?什么是褪黑素?對機體有什么影響?
為進一步探討,筆者查閱了相關資料。
一 這個小女孩的性早熟是開夜燈導致的嗎?
在診治小兒性早熟時,我們通常會分以下幾步:
1.是不是性早熟?
2.中樞性還是外周性?
3.性早熟的病因是什么?
性早熟是指“女童在8歲前,男童在9歲前呈現第二性征的發育異常性疾病”。
Step1:是不是性早熟?
文章提及“看完小女孩的彩超報告單,從醫10年的遲醫生嚇了一跳!”、“2歲女孩的發育水平接近10歲!”和“骨齡基本上達到了四歲半”。
從文章表述看,小女孩2歲就發育了,是屬于性早熟;而且B超確認女孩內生殖器有發育,同時存在骨齡超前,性早熟可以診斷。
Step2:中樞性還是外周性?
醫生下的診斷為特發性中樞性性早熟,并且根據中樞性性早熟給予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類似物(GnRHa)治療,由此可見醫生排除了外周性性早熟,考慮為中樞性。
注:原文此處表述“促性腺激素類似物”不妥,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 GnRH )與促性腺激素(Gn)是兩種截然不同的激素,GnRH是下丘腦分泌,Gn為垂體分泌,GnRH調節Gn的分泌。
Step3:性早熟的病因是什么?
中樞性性早熟的常見病因包括中樞神經系統器質性病變、外周性性早熟轉化而來的和特發性無器質性病變。
女性患兒約80%~90%為特發性中樞性性早熟(男孩相反,80%以上性早熟為器質性的)。案例中的小女孩屬于這種情況。
那么,什么是“特發性”呢?
“特發性”是醫學用語,按白話說就是找不到原因。但文章將找不到原因的中樞性性早熟歸結于“開夜燈睡覺”顯然是值得商榷的。
中樞性性早熟的原因很復雜,如上所述,多數女孩的性早熟屬于特發性——早不到原因,可能跟遺傳、環境因素和飲食生活習慣有關系。
而我們知道,中樞性性早熟多發生于女孩,如果簡單將開夜燈睡覺的習慣認為是中樞性性早熟的原因并不太合理。許多開夜燈睡覺的小男孩并不會有中樞性性早熟,而有研究表明性早熟的男孩多數有明確病因,常有器質性病變,如下丘腦垂體腫瘤等。
二 開夜燈會導致性早熟嗎?
筆者查閱了《諸福棠實用兒科學》、《兒科學》(第八版)、《尼爾森兒科學》及《魯道夫兒科學》的性早熟相關章節,并未找到關于燈照過長可導致性早熟的證據。
同時查閱了國內外文獻,發現僅有小鼠等動物試驗表明,燈照時長可能影響動物的性激素分泌,可能和性早熟相關。而關于燈光照明時間對于人性早熟,現有的研究證據不夠充分;尚無法得出確切的結論。
那么,為什么會有那么多醫生認為開夜燈和性早熟有關呢?
其實,他們的擔心也并無道理。這種擔心可能源于對松果體和褪黑素基礎研究的認識。
松果體是一種重要的神經內分泌器官,可以合成包括褪黑素、5羥色胺和肽類(包括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在內的多種激素。有研究表明,松果體分泌的非特異性肽可能與松果體介導的促性腺激素的抑制有關。
褪黑素(Melatonin)是由松果體分泌的一種激素,呈晝夜節律分泌,夜間11時至清晨7時血中濃度最高,交感神經興奮使褪黑素分泌增加。褪黑素作用于下丘腦的GnRH細胞和垂體結節部細胞,調節GnRH-LH\FSH的合成和分泌。
因此,松果體可能是調節性腺發育和青春期性腺活動的中樞,是下丘腦-垂體-性腺軸的更高級中樞。黑暗促使褪黑素釋放,經血流和腦脊液運送到下丘腦和垂體,從而對性腺發育產生影響。
也就是說,從生理學角度看,褪黑素的分泌可能會影響性腺發育和青春期啟動,而開夜燈又會導致褪黑素分泌減少;
從而推演得出:開夜燈睡覺導致性早熟。
但這種純理論的推演,需要進一步的動物試驗和臨床研究來證實。
另一方面,松果體腫瘤也會對內分泌系統產生影響。
松果體區腫瘤在兒童期發病率較成人高2倍以上,占兒童顱內腫瘤的5.2%;其中,男性多發,約占80%,以生殖細胞瘤和畸胎瘤多見。
腫瘤壓迫正常的松果體,使得褪黑素分泌減少,去除褪黑素對性腺分泌的抑制,可導致性早熟(17.1%),也有少數表現為性征發育停滯。而性早熟發病率估計在1/5000~1/1000,說明松果體腫瘤患者相比正常人更容易發生性早熟。
而松果體腫瘤的治療包括手術切除、放療和化療,許多兒童在接受外科治療(切除或放療)后出現生長發育停滯,性腺發育停滯。
也就是說,松果體腫瘤導致褪黑素分泌大大減少,17.1%可發生性早熟,還可能導致性腺發育停滯。
這提醒我們松果體分泌的褪黑素不只是抑制性腺的發育,可能是雙向調節等更復雜的機制。
同時也說明了,性早熟發生的機制是很復雜的,遠不是某一個單純的因素導致性早熟的發生。
但是,這也絕非說明開夜燈照明對性發育沒有影響,只是直接將特發性中樞性性早熟歸結于開夜燈有失科學。
事實上,科學研究是一方面,生活又是另一方面。
盡管研究尚未明確是否開夜燈會導致性早熟,但是開夜燈睡覺絕非自然的狀態,并不是值得鼓勵的行為。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是人類數萬年進化的結果,尊重自然、尊重進化規律是最科學的生活方式。
科學的結論,往往不是非此即彼,而常常是需要辯證看問題。
溫馨提示:健康養生網資訊僅供參考,身體若有不適,請及時到醫院就診!
以上就是關于《開燈睡覺會導致孩子性早熟?》分享,轉載請注明出處。